资料来源:海报新闻
你能想象把钱扔到水里吗? 也有人做这种事。
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,为了引起人们对节约粮食的关注,最近艺术家杨烨炘进行了“行为艺术”,用500克黄金制作了1000粒纯金米,一粒粒地扔在黄浦江、垃圾桶、下水道、公交车、地铁站、道路、草丛中
“我们不会浪费粮食。 我们只浪费钱! ”杨烨炘举起手中的纯金米说。 他想用这种行为艺术的方式讽刺浪费粮食的行为。
据悉,一个多月前,他从购物平台上选择靠谱的珠宝经销商购买黄金,要求对方加工成大米粒状,共计花费约23万元。 10月13日,他将纯金制的米粒约900粒扔到上海的下水道、垃圾桶、黄浦江等地,剩下的约100粒在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扔到黄浦江上。
反浪费还是真浪费?
针对杨烨的惊人行为,网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
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对行为艺术的不理解。 “虽然不知道,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 ”
有网友质疑,这种行为艺术本身就是“浪费”。 “为了宣传防止浪费而使用浪费”“支援灾区已经没有意义了”。
当然,一些网友的“讽刺”是大众对黄金往往更敏感。 因此,有利于引起公众的注意,取得“防止浪费”的更好的宣传效果。
“把大米扔掉,就如同将黄金扔掉”
针对各种争议,杨烨炘表示:“黄金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,让黄金回归大地,就是回归其成长的地方。 因为钱本来就是土的一部分。 弃米本来是煮饭的,腐烂的东西,对环境也有不好的影响。 所以,我认为浪费钱不是浪费,浪费大米才是真正的浪费。 ”
杨锡炘说,他来自农村,从小就知道农民种粮的困难,现在在商业和艺术界涉猎。 以前国家有关部门呼吁爱护粮食,很多人一阵风关心,一会儿就忘了。 米饭经过千辛万苦的培育,经过各种各样的工业过程,终于到了饭桌上。 那里含有比黄金更高的价值。 艺术是再创造和夸张,把钱变成金米扔掉是想表达把浪费粮食扔到垃圾桶里的心情。
对于很多人质疑这样做行为艺术“是不是成本太高了”,杨烨炘表示:“我的初衷是想表达大米其实比黄金更有价值。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表现浪费的过程。 其实,弃米就像弃钱一样。 那样才能敲响警钟。 ”
艺术价值有待商榷,真实浪费正在发生
“把一千粒黄金扔进黄浦江”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,还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能带来多大的警示意义,还有待商榷。 事实上,发生的粮食浪费比艺术家的行为更夸张。
2018年《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》数据显示,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/人/餐,浪费率为11.7%。 据初步测算,2015年,我国城市餐饮业餐桌食物浪费量为1700万吨至1800万吨,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。
现在中国进入小康社会,一些国民养成了在不知不觉中浪费粮食的习惯。 大量吃不完的白米饭和面等食物被扔进垃圾桶,中国粮食浪费现象在世界上排名第一。 我国粮食流通环节损失浪费惊人,有专家测算,我国目前每年粮食全产业链总损失率约为12%,粮食收购、储存、运输、加工、销售等流通环节损失的粮食约700亿斤,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%左右面对这种现状,装盘行动刻不容缓,适量取食,不随意剩饭……让我们行动起来,珍惜每一粒粮食,养成节约的习惯。
1 .妥善购买蔬菜粮食,避免储存不当造成浪费。
2 .派对的订单是无法比较的。 “N-1订购制”减量为负。
3 .去聚餐提倡光盘行动,如果有剩余的包装就随行。
4 .外卖可以分成小份,打八折,单人套餐也很好。
5 .家庭选择小尺寸餐具,烹饪食物少量多样。
6 .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,不偏食,不挑食。
7 .积极宣传节约理念,养成和身边人一起爱惜粮食的好习惯。
(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马婉莹 综合央视网、央广网、东方网等)
责问:李云霞
审核:冯世娟
本文来自【海报新闻】,只是代表作的观点。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。
ID:jrt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