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4日晚,有消息称“微软将关闭领英中国服务”,对此,领英政府在微博上进行了谣言。 中英中国将专注于提供“连接运营商的机会”的价值,不再涵盖用户原创内容的发布和交互功能。
据悉,领英将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型独立求职APP INjobs。 InJobs不包括社交订阅源(feed )、帖子和文章共享功能。
领英帮“找工作”,能否突围?
领英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工程主管Mohak Shroff在一篇博文中写道,我们在帮助中国会员找到工作和经济机会方面取得了成功,但在共享信息的社交方面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功。 在中国,我们也面临着更具挑战性的经营环境和更高的合规性要求。 因此,我们决定今年晚些时候关闭目前本地化版本的LinkedIn。
不过,莫海克施尔夫表示,领英在中国的新战略重点是帮助中国专家在中国找到工作,以及帮助中国公司找到优秀候选人。 “今年晚些时候,我们将发布InJobs。 是一种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型独立求职APP。 InJobs不包含共享订阅源、帖子和文章的功能。 我们将继续与中国企业合作,帮助他们创造经济机会。 ”
中国领海总裁陆坚也发表了《致中英中国会员的信》。 他说,过去7年,领英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自身在“连接职业机会”上展现出的核心优势和价值,“找工作”成为中国用户来到领英平台的最主要原因。
为此,领英决定调整目前的战略,在今年内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服务。 专注于提供“连接职业生涯的机会”的价值,不再涵盖用户的原始内容发布和交互功能。 同时,在人才和品牌两个方面继续支持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,连接全球商机。
网络分析师丁道师表示,“领英是个好平台”,自己这两年认识的一些外国朋友基本都是在领英平台认识的。 中英中国只是“关闭”社交共享功能,这种影响有限。
但是,对于集中精力找工作的新定位,丁道师表示,在这方面很难领导中国进行大的突围。 “中国的对手太强大了,既有传统的智联招聘、前途无忧等平台,也有全新的Boss直聘等平台。 另外,微信、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也可以进行招聘工作。 ”
他估计,如果领英中国要突围,难度很大,可能会持续衰退,成为在中国的小产品。 当然,在世界上,领英是最领先的职业社交平台。 只是在中国没有很大的机会。
据此前极光发布的《2020年互联网招聘行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在众多招聘APP中,58同城招聘是知晓率(85.7% )和使用率(69.3% )最高的网络招聘APP。 另外,BOSS直聘的知晓率为73.3%,使用率为47.4%,位居第二。 上网知晓率为57.2%,使用率为20.3%。 智联招聘知晓率为55.5%,使用率为37.9%,前景看好的知晓率为46.3%,使用率为25.1%,狩猎招聘知晓率为40.1%,使用率为12.1%。
相比之下,领英在网络招聘领域的知晓率为11.4%,使用率仅为3.3%。
当然这可能也与领英定位中高级领域的采用有关。 但数据显示,在招聘领域,领英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确实是巨头林立、夹缝中生存的问题。
曾开发赤兔职场社交APP,遇到问题后下线
官网资料显示,LinkedIn领英是全球职场社交平台,覆盖全球7亿多会员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致力于打造“一站式职业发展平台”,帮助职场人士发挥所长
领英于2002年在创始人之一Reid Hoffman的客厅诞生,2003年5月5日正式上线。 2012年,领英在中国设立北京代表处,2014年,领英任命原糯米网首席运营官沈博阳为中国区总裁、世界副总裁,正式进入中国市场。 2016年12月,微软收购了领英。 领英在官网上表示,领英采取多种经营模式,收入主要来自收费账户、广告业务、人才解决方案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5年6月,领英基于中国本土市场开发的职场社会app赤兔上线。 但是,到2019年7月底,该产品已离线。 对此,陆坚表示,赤兔以人才金字塔底层为主,本土化领英旗舰产品聚焦高端人才,两个目标用户群体没有交集,因此在产品开发和价值传递方面存在很多问题。
今年3月,领英暂停中国区新用户注册,当时发布公告称,是为了确保平台提供的所有内容和服务符合当地法律和法规。 一个多月后,经过用户验证,恢复了中国区用户的这个功能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 徐超 校对 赵琳